<th id="kimvl"></th>
      掛靠學會
      中國海洋學會海岸帶開發與管理分會
      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生物工程專業委員會
      中國海洋學會海氣相互作用專業委員會
      中國海洋學會老科學家工作委員會
      中國海洋學會海洋旅游分會
      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海洋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
      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海洋工程環境研究與咨詢分會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專業委員會
      青島市海岸工程學會
      山東海岸工程學會
      青島市地理學會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潮汐與海平面專業委員會

      中國海洋學會海岸帶開發與管理分會成立于1984年,是中國海洋學會最早的分支機構之一,掛靠單位是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國海洋學會海岸帶開發與管理分會的宗旨是:團結和組織廣大海岸帶開發與管理的科技工作者,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圍繞中國海洋學會的主旨工作,堅持以服務海岸帶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為中心,促進海岸帶科學技術的普及、繁榮與發展;促進海洋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促進海洋管理和全民海洋意識的強化;促進海岸帶開發與管理科技人才的培養和成長,為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海洋強國”宏偉目標做出貢獻。

      中國海洋學會海岸帶開發與管理分會現有會員200多人,分會成立三十多年來,在中國海洋學會的領導和支持下,開拓進取、積極作為,緊緊圍繞國家海岸帶開發與管理中的重大議題和前沿課題,以構架學術交流平臺、宣傳普及海洋科普知識、提供海岸帶開發技術咨詢為重點開展工作并形成了自身優勢,曾多次獲得上級部門的頒發的各種獎勵與表彰。

      海洋生物工程專業委員會是中國海洋學會下屬的全國性學會分支機構。專業委員會成立于1987年,掛靠在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工程是以海洋生物為對象、利用尖端技術對它進行研究的綜合性的生命科學技術,被認為是第三代生物技術。1987年,吳寶玲先生及同仁根據生物工程的研究從陸地轉向海洋的大趨勢而推動成立了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生物工程專業委員會。到目前為止,學會已歷任五屆專業委員會,第一屆主任委員是吳寶玲先生,第二屆是李光友研究員,第三屆是繆錦來研究員,第四屆主任委員是孫修勤研究員,現任第五屆主任委員是王宗靈研究員。

      海洋生物工程專業委員會自成立以來,在中國海洋學會和海洋一所的領導支持下,在各有關單位的協助下,全體會員攜手努力,堅持科學發展觀,緊跟我國海洋事業的發展形勢,緊密結合海洋生物工程領域發展的新趨勢和海洋經濟的需求,立足于團結和引導會員追蹤國際前沿,自我創新,講求實效,積極參與“產學研相結合”的實踐,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同時堅持學會宗旨,以會員為本,強化服務工作,在科技咨詢、學術交流、科普教育等方面做出努力。比如李光友研究員推動共軛亞油酸技術產品產業化,產品已經打入了國際市場??婂\來研究員為青島市市北區少年科學院首批科學院導師之一。學會會繼續吸引團結海洋生物工程領域的專家、教授、科技人員和企業家,形成了一個以服務于海洋產業發展為目的、求實創新的學術團體。

      中國海洋學會海氣相互作用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海氣委員會)的宗旨是推動全球海洋觀測系統(GOOS)發展,促進我國海洋-大氣相互作用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應用服務,深化海洋在氣候系統中作用的認識,提高氣候預測水平,為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提供科技支撐。

      現任第三屆海氣委員會由17名專家組成,喬方利擔任主任委員,劉秦玉、王輝、王東曉、王凡、張翔副主任委員,于衛東擔任秘書長。

      經中國海洋學會第七屆四次常務理事會審議通過,決定設立中國海洋學會第七屆理事會老科學家工作委員會。聘任侯保榮為主任委員,徐承德為常務副主任委員,余宙文、于宜法為副主任委員,劉建筑、周永青、帥國良、樊強國、徐君卓、馬紹賽為委員,董羅海為秘書。

      該委員會于2013年12月31日在青島成立,掛靠海洋一所。

      中國海洋學會海洋旅游分會成立于2015年11月,由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和青島銀海旅游集團共同支撐。采取雙會長、雙秘書長制。副會長8人、常務理事25人、理事76人。人員構成包含全部沿海省、直轄市、自治區。旅游企業人員占全部理事的百分之二十。

      海洋旅游分會業務范圍是組織學術交流、科學考察、科學調研等活動,促進海洋旅游技術科學的發展,根據我國海岸帶調查和海島調查的資料,提升我國海洋旅游層次,為高端旅游工作進行研究和評估,研究高端海洋旅游項目,推動我國海洋旅游的發展,積極開展科普活動,提高群眾,尤其是青少年的海洋旅游知識水平,積極支持青少年海洋旅游知識的普及培養未來海洋旅游人才,為海洋科普事業做出新貢獻,積極為政府和有關部門提供海洋旅游咨詢服務,積極完成政府和有關部門交給的決策咨詢或技術服務,發現并舉薦人才表彰在海洋旅游事業咨詢、科技服務、科普活動和學會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會員,積極反映會員的意見和呼聲。

      海洋旅游分會成立以來積極參與中國科協、中國海洋學會的活動,2016年5月14日在中國水準零點主辦了首屆全國青少年海洋測繪文化科技周活動,全程參與人數達到了9000余人。中國科協原副主席唐啟升院士、中國海洋學會秘書長雷波出席了開幕式。

      2016年10月海洋旅游分會積極組織,參與了中國海洋學會舉辦的中國海洋強國論壇,出版的論文集由海洋旅游分會推薦的論文占到了論文集的五分之一,同時舉辦的海洋旅游分會場也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2017年海洋旅游分會將在中國海洋學會的領導和指導下努力工作,團結廣大理事,繼續承辦“全國青少年海洋測繪文化科技活動周”,另外還將擇機舉辦海洋旅游研討會,積極參與中國海洋學會組織的一系列活動。

      資料更新中......

      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海洋工程環境研究與咨詢分會(英文譯名:Marine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Research & Consulting Branch,  CAOE,縮寫MERCAOE)是由從事海洋水動力、海洋地質、生態等與工程有關的海洋工程環境調查、評價、研究與咨詢服務以及其他相關業務的單位或個人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

      海洋工程環境研究與咨詢分會經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批準成立,并于2016年1月27日召開成立大會。目前會員200多人,來自海洋主管部門、海洋類高校、海洋研究所及其他涉海企業單位,掛靠單位為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一屆分會會長、副會長11人、常務理事43人、理事79人。

      協會業務范圍主要包括:

      (一)開展海洋工程環境調查評價、海洋工程與環境相互影響研究及相關咨詢等業務交流活動,促進行業創新,推動科技合作;

      (二)開展我國海洋工程相關領域重大海洋環境問題研究,為推動我國海洋工程有關的重大海洋事務管理決策提供咨詢服務,提出對策建議;

      (三)組織舉辦高層論壇、研討會、展示會等活動,研究問題,探討發展,交流經驗,展示成果;

      (四)參與海洋工程相關法律、政策、規劃、制度和海洋咨詢行業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并組織貫徹實施;

      (五)經有關部門批準或委托,以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的名義承擔以下任務:

      1、海洋工程環境研究與咨詢行業單位資質、個人執業執照的培訓考試、認證注冊、考核年檢及相關管理工作;

      2、承擔海洋工程環境領域特種儀器設備檢測、校準的認證工作;

      3、開展各類海洋工程、海岸工程的海域使用、海島使用項目的咨詢評估,以及各類涉海區劃規劃、保護區選劃、海島海岸帶修復整治、海島海域使用權價值評估、海底管線路由選劃等,為有關管理部門審批決策提供咨詢;

      4、組織開展本行業優秀個人和單位評選,本行業科技成果的鑒定與獎勵評審。

      (六)組織會員制訂海洋工程環境研究與咨詢行業職業道德準則,建立自律機制,倡導誠實守信,規范本行業市場秩序;

      (七)構建政府與會員、會員與會員之間的橋梁,暢通會員訴求渠道,反映會員正當要求,協調會員糾紛矛盾,維護會員合法權益,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八)承擔政府、協會、會員單位及有關組織交辦或委托的其他任務。

      本會全名為“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專業委員會”,英文名稱為Division of Environmental Damage Assessment, 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s。英文縮寫:DEDA,于2016年1月17日召開成立大會。

      本會是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的下屬機構,掛靠單位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是由致力于或關心環境損害與責任鑒定、生態環境價值與損失評估、損害修復以及從事環境損害相關法律與技術工作的個人和環境執法與司法機構、環保組織、監測機構、司法鑒定機構、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及企業等單位全國性學術團體。

      本會的宗旨是促進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相關的教育、科研與科普、環境損害評估與咨詢、生態環境修復技術以及環境損害責任鑒定;促進中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的政策、立法、科技、工程技術和管理等各方面的研究和發展,成為國家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的智庫;推廣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科技成果的應用;開展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及管理技術的培訓和學術交流;為環境損害救濟的司法和執法提供技術支撐;促進與國際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組織的溝通、交流和合作。

      本會的任務是團結中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工作者,聯絡環境損害評估機構和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的執法、司法機構;組織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的學術交流和科學考察,為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發展戰略、科技政策、宏觀規劃、司法判決和環境執法等提供決策支持和技術、信息服務;組織開展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專業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培訓,開展繼續教育,發現人才,舉薦人才,依法維護本會會員的合法權益,積極開展技術咨詢和服務,編輯出版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的專業書刊和科普讀物;還承擔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國家有關部門交辦或委托的任務。

      青島市海岸工程學會成立于1984年5月29日,是我省從事海岸工程科研、教學、調查、設計、施工等方面科技工作者組成的科技社團,是依法登記的公益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的法人社團,是黨和政府聯系我省海岸工程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是山東省科協和青島市科協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掛靠在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該學會自成立以來,認真履行職責,努力為廣大會員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服務平臺。學會圍繞山東省和青島市海洋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方面熱點、難點,積極開展學術交流、科學普及等工作。該學會近年來自主或與其它學會聯合先后召開了“山東海岸帶資源開發利用學術研討會”、“港口建設與海運業發展、“發展我省海洋旅游業專題研討會”、“青島前海綜合整治與建設”、“發揮龍頭作用,加強青島特色城市建設”、“膠萊人工海河論壇”等學術研討會,并率先提出建設“海上山東”的科技建議,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圍繞2008年奧帆賽,該學會聯合多個學會先后組織了“2008年奧運帆船賽場環境”、“奧運場館建設與后續功能開發利用”、“打造帆船之都,促進青島海洋旅游發展”等學術討論會,推進了奧帆賽順利進行和學科發展。學會非常重視科普工作,為提高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養,學會利用1998年國際海洋年契機,籌建了中國第一個少年海?!扒鄭u市少年海洋學?!?。之后,又牽頭以山東省海洋學科群名義,相繼建立“山東少年海洋學?!焙?“山東銀海少年海?!?。三個“海?!钡慕㈤_創了科普工作的先河,對開展海洋科學教育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該學會主辦的科技期刊《海岸工程》(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2-3682,國內統一刊號CN37-1144/u)是會員學術交流的有效平臺,受到廣大科技工作者歡迎和肯定。辦刊水平和論文質量不斷提高,為學科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該刊是《中國海洋文獻數據庫》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聯合國《水科學和漁業文摘》(ASFA)收錄期刊、美國劍橋科學文摘《土木工程文摘》核心期刊。

      青島市海岸工程學會現有會員200多人,分會成立三十多年來,在山東省科協的領導和支持下,開拓進取、積極作為,緊緊圍繞山東省乃至全國海岸工程領域重大議題和前沿課題,以構架學術交流平臺、宣傳普及海洋科普知識、提供海岸工程技術咨詢為重點開展工作并形成了自身優勢,曾多次獲得上級部門的頒發的各種獎勵與表彰。

      山東海岸工程學會成立于1984年5月29日,是我省從事海岸工程科研、教學、調查、設計、施工等方面科技工作者組成的科技社團,是依法登記的公益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的法人社團,是黨和政府聯系我省海岸工程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是山東省科協和青島市科協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掛靠在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該學會自成立以來,認真履行職責,努力為廣大會員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服務平臺。學會圍繞山東省和青島市海洋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方面熱點、難點,積極開展學術交流、科學普及等工作。該學會近年來自主或與其它學會聯合先后召開了“山東海岸帶資源開發利用學術研討會”、“港口建設與海運業發展、“發展我省海洋旅游業專題研討會”、“青島前海綜合整治與建設” 、“發揮龍頭作用,加強青島特色城市建設”、“膠萊人工海河論壇”等學術研討會,并率先提出建設“海上山東”的科技建議,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圍繞2008年奧帆賽,該學會聯合多個學會先后組織了“2008年奧運帆船賽場環境”、“奧運場館建設與后續功能開發利用”、“打造帆船之都,促進青島海洋旅游發展”等學術討論會,推進了奧帆賽順利進行和學科發展。學會非常重視科普工作,為提高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養,學會利用1998年國際海洋年契機,籌建了中國第一個少年海?!扒鄭u市少年海洋學校。之后,又牽頭以山東省海洋學科群名義,相繼建立“山東少年海洋學?!焙?“山東銀海少年海?!?。三個“海?!钡慕㈤_創了科普工作的先河,對開展海洋科學教育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

      該學會主辦的科技期刊《海岸工程》(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2-3682,國內統一刊號CN37-1144/u)是會員學術交流的有效平臺,受到廣大科技工作者歡迎和肯定。辦刊水平和論文質量不斷提高,為學科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該刊是《中國海洋文獻數據庫》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聯合國《水科學和漁業文摘》(ASFA)收錄期刊、美國劍橋科學文摘《土木工程文摘》核心期刊。

      山東海岸工程學會現有會員200多人,分會成立三十多年來,在山東省科協的領導和支持下,開拓進取、積極作為,緊緊圍繞山東省乃至全國海岸工程領域重大議題和前沿課題,以構架學術交流平臺、宣傳普及海洋科普知識、提供海岸工程技術咨詢為重點開展工作并形成了自身優勢,曾多次獲得上級部門的頒發的各種獎勵與表彰。

      資料更新中......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潮汐與海平面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創建于1986年10月,是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所屬分支機構,第一屆至第四屆掛靠在國家海洋信息中心,2021年5月26日,根據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申請和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批復,專委會掛靠單位調整為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專委會的主要工作包括:組織各種學術會議、專題研討、講座培訓、科普宣傳和咨詢服務等活動;及時提供國內外潮汐與海平面研究的最新動態和進展;為會員提供成果發布和學術交流平臺;為有關行業和部門提供咨詢服務等。

      2022年5月11日,專委會換屆大會暨學術報告會在青島舉行,來自全國30余家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企事業單位的近200名專家、學者和學生采用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參加了會議。會議選舉產生了專委會第五屆委員會委員共計47人,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長魏澤勛研究員擔任主任委員,陳顯堯、靖春生、劉克修、謝強、許東峰、楊德周、俞永強、朱建榮擔任副主任委員,王冠琳擔任秘書長。

      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V欧美精品,国产精品VR专区,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_第一页
        <th id="kimvl"></th>